美国海岸警卫队22日证实,失踪的泰坦潜水器在水下解体,5名乘客全部遇难。
研究生教育作为,衡量一个国家高等教育竞争力的关键标志,是办好高等教育的点睛之笔,要把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作为重中之重。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大力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推进科研创新。【同期】教育部部长怀进鹏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的重要结合部,承担着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服务创新发展战略的重大使命。记者郑子颜湖北武汉报道 (原标题:首届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大会在武汉举行)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同期】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会长杨卫 本次大会也将开展招生咨询,人才招聘,就业促进产教融合成果转化,校地央地等各方面的匹配对接活动。作者:郑子颜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布时间:2023/7/5 8:57:35 选择字号:小 中 大 我国近10年已培养60多万名博士 【解说】首届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大会暨中国研究生教育长江论坛7月4日在武汉举行,来自政府主管部门、研究生培养单位和用人单位、院士专家代表、导师和研究生、行业企业代表等参会。
【解说】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会长杨卫介绍,大会全面展示近年来中国研究生教育工作取得的成就,搭建研究生培养单位、用人单位、地方合作交流平台,围绕深化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提升人才自主培养质量、促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展开深度研讨。大会还设有6000余平方米展区,近150家单位参展,集中展示近年来中国研究生教育成果。拿物理学来说,我们最好的理论是量子理论和广义相对论,但这两个理论在本体论层面是不相容的。
2023年2月10日,本报邀请科学史家刘钝发表署名文章《科玄论战百年祭》,对这一场科学派、玄学派和唯物史观派的思想大碰撞进行回顾与梳理,在学界引发热烈反响。要想获得这个问题满意的生物学答案,我们必须克服大量的哲学障碍。法拉第的电磁理论在本体论层面预设了时间、空间、电力线和磁力线的存在,力线分布在时空之中。从历史发展角度来看,宇宙论先于本体论,因为从神话时代走向理性时代,人们首先要追问的就是宇宙万物的由来。
形而上学是哲学最基础的分支,它包括宇宙论和本体论两个部分。如果我们把科学看成是生产知识的机器,它的核心机制就是形而上学传统和工匠传统的某种巧遇。
那么他们在讨论一些哲学假设时就会比较规范,没有内在矛盾,想象力也比较丰富,从而形成一种良性互动现代科学的诞生有一个重要契机,那就是在古希腊政治、经济、社会各种因素的促成下,使得形而上学传统和工匠传统有了一个良性结合。换言之,科学诞生之前,人们根本不知道哪块云会下雨,两者结合的失败事例比比皆是。事实上,哲学是一项思维活动,是各种论点之间的辩难。
他们常常认为,学习哲学就是要学习哲学史上一些哲学家提出的理论。这位名叫汤川秀树的日本著名物理学家从小受中国通父亲的影响,吸纳了中国许多形而上学传统的思想。后来麦克斯韦将法拉第的物理思想翻译成数学语言,电力线和磁力线就成了电场和磁场的形象表示。胡志强:值得注意的是,形而上学对自然科学发展的启发和推动,并不是基于哲学家事先证明了某一种形而上学思想、观点是正确的,然后就应用到科学研究中并得到创新成果。
但国内很难形成这种氛围。郝刘祥:古希腊哲学是把知识本身当作一种美德,把对理性的追求推到了至高无上的地位,把它视为人的最高使命,认为无法发挥理性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
在科学界,科学与哲学的脱离是一种常态。牛顿力学创立之后,万有引力逐渐成为人们所信奉的本体论的一部分。
所以形而上学在中国一度被称为玄学。《中国科学报》:有一种常见说法是科学的尽头是哲学。对于哲学有用性的怀疑始终存在。他曾在回忆录中说过,自己在思考基本粒子的过程中深受《庄子》中混沌思想的启发,并最终发现了介子。而支撑这种多元思想繁荣发达的一个根源,来自古希腊哲学一种独特的价值观。从历史发展角度来看,宇宙论先于本体论,因为从神话时代走向理性时代,人们首先要追问的就是宇宙万物的由来。
拿物理学来说,我们最好的理论是量子理论和广义相对论,但这两个理论在本体论层面是不相容的。因此他提出,哲学是科学之源。
科学家在探索自然界中尚未认识的存在样式时,离不开既有的形而上学思想的启发,它往往会成为科学中原创性思想的灵感之源。比如说,牛顿力学在本体论层面预设了绝对时间、绝对空间、微粒论的物质和超距作用力这四种基本实体。
郝刘祥:如何挖掘我们传统形而上学思想的价值也很重要。按照赫尔墨斯主义的设想,世界上的所有事物之间都存在一种隐秘的相互联系。
然而,我们目前的哲学研究和教育,通常讲的是哲学史,并且常常把历史上那些伟大哲学家的思想格言化、警句化、教条化、知识化。再比如,当代神经科学的进展,已经大大增强了我们对大脑和心灵运作方式的理解。电磁理论建立之后,电磁场也成了我们所信奉的本体论的一部分。其中,数学理论和哲学思想是科学家用来理解自然的文化资源。
特别是大脑的神经生物学过程是如何引起意识状态的、意识与大脑的关系问题,迄今仍然是一个哲学问题。中国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的成立,正是科学与哲学再度结盟的需求的产物。
人的幸福与人类本身的存在特征有关系。而当现代科学诞生之后,按20世纪美国著名哲学家蒯因的观点,如果把科学知识比作一个圆盘,那么圆盘的边缘是人类的经验知识,从边缘往里是科学中的理论知识,圆盘的中央则是逻辑和形而上学。
这是我们对形而上学的一种误解。如果我们把科学看成是生产知识的机器,它的核心机制就是形而上学传统和工匠传统的某种巧遇。
形而上学和玄学是什么关系?我们如何理解形而上学的概念,它关心的究竟是哪些问题? 郝刘祥:形而上学是日本哲学家对metaphysics的翻译,取自《易经系辞》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对科学家而言,关键是要打开思路、充分发挥想象力,且多了解一些更前卫、更高明的哲学思想。形而上学是哲学最基础的分支,它包括宇宙论和本体论两个部分。哲学家首先要提出各种问题,然后围绕这些问题给出各种可能的解答。
在量子场论中,时空是量子场的背景。不同文明的形而上学传统,都可以为科学家开脑洞。
显然,我们对物质、宇宙和意识的理解还远未达到这一目标。牛顿的万有引力,不过是数学化了的隐秘之力。
比如,日本第一个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科学家汤川秀树,他受家庭影响,一直很推崇老庄的道家学说。如今来自本土文明的形而上学传统可以为当代科学发展注入新的思想吗? 刘闯:现代科学发展至今,体系规模已经十分庞大,早已不是17世纪诞生时的知识机器的样子。